丙酸倍氯米松乳膏白癜风患者能用吗 https://m-mip.39.net/czk/mipso_4325336.html 一场突发疫情改变了很多人的生活,对于学生来说尤甚,全体在家上网课导致学生的近视率普遍上升,开学前后成为港城家长“突击”保护孩子视力的一个高峰期,部分家长“病急乱投医”,对一些商家宣传的“护眼神器”热情高涨。“护眼神器”有作用吗?学生们怎么保护好自己的眼睛?记者采访了市区部医院眼科医生,给家长们支个招。 每天上网课1小时,近视检出率达到45.8% 8月27日,教育部召开新闻发布会时表示,按照年年底的数据和年6月份做的调研,年上半年的近视率增加了11.7%。“我们对9省份调研了人,包括小学、初中和高中的学生,这半年的近视率增加了11.7%,其中小学生的近视率增加了15.2%,初中学生增加了8.2个百分点,而高中学生增加了3.8个百分点,也就是小学增加得最快。” 教育部还调研了解了学生的近视和上网课时间、平时玩电子游戏时间或者非学习目的使用电子屏幕的时间,以及户外体育锻炼还有照明环境和书桌的高度等因素对近视率的影响,“结果也跟大家预期的一样,在上网课的时候,以上课为目的的用眼,每天上网课总时长一个小时以内,1到2.5个小时、2.5到4个小时以及超过4小时,按照这四个时间段来看的话,近视率是不一样的。1小时的近视检出率是45.8%,1小时到2.5小时的是49.3%,而2.5到4小时的是62.4%,超过4小时的是76.7%。这个数据是非常明确的,也就是上网课的时间超过一个小时,就是50%左右,超过4个小时,就能达到76%。同时,我们还调研了非学习目的的看视频时间,不超过1小时的,1到2.5小时、2.5到4小时、4小时以上的近视检出率跟上网课是一样的,分别是50%、58%、63%和73%。”数据表明,不管你是上网课还是也看视频,只要在看电子屏幕,都会对视力产生非常直接的影响。 眼科医生提醒家长不要过度依赖“护眼神器” 疫情改变了上半年学生的上课方式,也直接带来了对眼睛的杀伤力。“我们家孩子老早就戴上小眼镜了,我原本还打算想办法慢慢让他摘掉眼镜,谁知道这上了大半个学期的网课,度数又增加了多。”说起孩子的视力,孩子上四年级的睿睿妈妈忧心忡忡。护眼台灯、护眼书桌、护眼仪、护眼罩、护眼贴,各种护眼“神器”,睿睿妈妈买了一堆,钱是花了不少,但到底有没有效果,睿睿妈妈心里也没底。“只要能帮助孩子告别眼镜,花多少钱也乐意啊。”睿睿妈妈的心情很急切。 记者采访时了解到,虽然别的家长没有像睿睿妈妈这样盲目“剁手”,但也或多或少买了部分“护眼神器”,而且都对孩子的近视增加的速度有些忧心,盼望能找到真正有效的解决办法。 位于天天渔港北侧的“睛彩眼镜”老板徐琳琳告诉记者,她经营眼镜店多年,积累了不少老客户,“今年的网课的确对孩子的眼睛伤害比较大,因为疫情期间很多孩子近距离用眼时间太多太长,户外活动也明显减少,我们家顾客都有档案,有的孩子春节前刚来配了新的眼镜,过了半年开学前又来换了新的,度数都有一定程度的增加。“这和上网课近距离用眼太多有关系,但也有的孩子用眼习惯好,度数没有什么变化或者变化很少。”徐琳琳认为家长不必为此过多焦虑,还是应该帮助孩子养成良好的用眼习惯,“这比用什么‘神器’都好用。” 医院眼科大夫窦海龙也提醒家长不要过度依赖“护眼神器”,而是应该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饮食习惯、用眼习惯,并建立视觉档案、定期做视力监测以及采用标准的医学验光、配镜等,来帮助孩子预防近视和矫正视力。 用眼时间不要太长,让孩子多到户外活动 根据徐琳琳和窦海龙医生的建议,记者为家长了归纳了几点。 要让孩子多到户外去,“目浴”在阳光下,让孩子的眼睛多接受户外光线的刺激,这样有利于眼睛分泌多巴胺,对提升孩子眼睛的自我保护能力有益;不要让眼睛过度疲劳,近距离用眼一次时间不要太长,每上一堂课或者看电子屏幕一段时间,起来活动活动眼睛,让眼睛得到休息,如果不具备活动的条件,可以闭目休息或者远眺;饮食上让孩子不要挑食,营养要均衡;不要趴着歪着躺着斜着看东西,正确的坐姿很重要;课桌和椅子的比例要根据孩子的身高调整;医院或者眼镜店验光配镜,给孩子建立视觉档案;每天户外活动不低于两个小时;眼睛周围的穴位多按摩多刺激…… 相关链接 防控近视宝典 减少电子产品使用: 复学后,随着课堂教学逐步正常化,应减少电子产品使用,给孩子提供良好的采光照明条件,及时调整课桌椅高度,增加自然光条件下户外活动。良好的用眼行为可减缓用眼疲劳、减少眼睛过度调节。 1.读写姿势保持“一尺、一拳、一寸”:眼睛距离书本约一尺(约30厘米),身体距离书桌约一拳,握笔手指距离笔尖约一寸。。 2.读写30—40分钟后要活动性休息10分钟,远眺。 3.不在走路时、直射阳光下和动荡的车厢内看书、看手机。 4.非学习目的使用电子产品,单次不宜超过15分钟,每天累计不宜超过1小时。 5.年龄越小的儿童使用电子产品的时间应越少。学龄前儿童应尽量避免暴露于手机、电脑等视屏环境,家长应起表率作用。 眼保健操: 长期、规范地开展眼保健操对预防近视有积极意义。 1.做眼保健操前彻底清洁双手。 2.可选用不接触眼部的“眼放松操”“爱眼操”。 增加自然光条件下户外活动: 户外活动是最简单、有效的预防近视的方式,充分接触阳光可以有效地预防近视发生和发展。 1.每天保证2小时以上的户外活动时间,倡导近视儿童青少年每天户外活动3小时以上。 2.提倡儿童青少年步行上下学、课间走出教室、下午放学后先进行户外活动后完成家庭作业,增加户外阳光接触时间。 视力监测和屈光筛查: 复学后开展视力监测和屈光筛查,完善视力健康档案,及时发现学生视力不良和近视。 视力矫正: 如视力低下影响到学习或生活需要进行视力矫正。 1.框架眼镜是儿童青少年最安全的视力矫正方法,应当按照配镜处方来验配眼镜。 2.不提倡配戴隐形眼镜。因控制近视需要配戴角膜塑形镜等特殊类型的隐形眼镜,必须严格遵从医嘱。 3.摘戴隐形眼镜之前必须保证手部清洁,严格按照“7步洗手法”洗净双手。 采光与照明要求: 1.将书桌摆放在窗户旁,使书桌长轴与窗户垂直,白天看书写字时自然光线应该从写字手的对侧射入。 2.若白天看书写字时光线不足,可在书桌上摆放台灯辅助照明,放置位置为写字手的对侧前方。 3.晚上看书写字时,要同时使用书桌台灯和房间顶灯,并正确放置台灯。 4.家庭照明光源应采用三基色光源照明设备,台灯色温不宜超过K。 5.家庭照明不宜使用裸灯,即不能直接使用灯管或灯泡,而应使用有灯罩保护的灯管或灯泡,保护眼睛不受眩光影响。 6.避免书桌上放置玻璃板或其他容易产生眩光的物品。 家庭书桌椅高度: 根据“坐于椅子/凳子上大腿与小腿垂直、背挺直时上臂下垂其手肘在桌面以下3-4厘米”的原则,调节桌椅高度。 合理安排生活: 家长帮助孩子保持学习规律和生活节律,保证孩子作息规律、睡眠充足、体力活动适量。 1.每天保证充足的睡眠时间,小学生应达到10小时,初中生9小时,高中生8小时。 2.居家学习时,应避免晚睡晚起等不良习惯,以减少对生物钟的干扰。 3.家长应督促孩子保持学习规律和生活节律,多开展互动性趣味游戏,增进亲子交流。 4.儿童青少年每日协助家长做适量的家务劳动。 5.家长可安排孩子在小区内进行户外活动,开展跳绳、拍球、打羽毛球、健身操等活动。 注意手卫生和眼健康: 保持手卫生习惯是保证眼健康的重要因素,勤洗双手可防范病毒细菌感染,有效预防眼部感染性疾病。 1.饭前便后、外出回家后要洗手,采用“7步洗手法”并保证20秒以上时间。 2.不用手揉眼睛。 3.如果眼睛出现干涩、异物感、有烧灼感、痒感、畏光、眼红、眼痛等症状时,应停止视屏行为。如症状不能缓解,医院就诊。 4.发现儿童歪头视物、频繁眯眼和挤眼等与近视相关症状时,应适时休息和运动,医院就诊。 线上学习注意事项: 线上学习期间,增加活动性休息时间不仅可以放松睫状肌、减缓眼疲劳,还可以减缓大脑的疲劳、提高学习效率、缓解紧张情绪。 1.线上学习小学生每天不超过2.5小时,每次不超过20分钟;中学生每天不超过4小时,每次不超过30分钟;观看屏幕听课时,保持肩部放松,上背部扩展,上臂与前臂成90度角,腕放松,规则呼吸;观看视屏写作业时,读写姿势保持“一尺、一拳、一寸”;不躺在床上或沙发上视屏学习;连续视屏学习超过20—30分钟,至少活动性休息10分钟;视屏学习过程中,有意识地稍用力闭眼、睁眼,上下左右转动眼球,放松眼睛;线上学习之余伸展腰臂,可在室内走动、做体操、下蹲运动、仰卧起坐等,或清洁双手后做眼保健操,或立于窗前、阳台或门前,向远处(6米以上)眺望;居家隔离期间可通过阳台、窗边或自家庭院“目”浴阳光,接触自然光线。 2.尽可能选择大屏幕、分辨率高、清晰度适合的电子产品,优先次序为投影仪、电视、台式电脑、笔记本电脑、平板电脑、手机,调节亮度至眼睛感觉舒适,不要过亮或过暗。 3.电子产品摆放位置应避开窗户和灯光的直射,屏幕侧对窗户,防止屏幕反光刺激眼睛,保证电子产品屏幕上端与眼水平视线平齐。使用投影仪时,观看距离应在3米以上;使用电视时,观看距离应在屏幕对角线距离的4倍以上;使用电脑时,观看距离应在50厘米(约一臂长)以上。 选编自国家卫生健康委疾控局印发《儿童青少年新冠肺炎疫情期间近视预防指引》 点亮右下“在看” 持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