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长现在养成了一个习惯,新闻都要飞几天再看,谁都不知道现在的新闻,哪些能信,哪些不能信,周末时所长写了污蔑别人性侵她的春秋两不沾,这两天又有一件耸人听闻的新闻出来。

7月13号,一个帖子突然之间被转爆,帖子中是一个人的自述,名字叫刘畅(化名),说的是自己结婚之后,丈夫高瑞森一直在默默给自己下药的事情。

以下均为女方自述,所长只是将事情简单的说一下,不为其真实性承担任何责任。

年,同为山东省某县医生的两人领证,16年举办婚礼,原本这是一段幸福婚姻的开始,但结婚之后没多久,刘畅就开始感到家中的水和牛奶有一股怪味。

当时她问丈夫时,还被反问了一句“我还能给你下毒吗”。

没想到随着时间的推移,刘畅身体上开始出现各种症状,手脚抽搐、全身疼痛,脸都有一些变形,但当下她以为自己只是感冒,加上两口子都是医生,就让丈夫在家中给自己挂了几针。

结果,输液之后病情丝毫没有好转,还越来越严重,体重激增,身体许多部位出现了裂痕。

自觉不妙的她在家人的陪伴下,去医院做了检查,发现自己的血糖已经是正常人的三倍多,医生一再确认她没有短期内服用大量激素类药物,只能确诊为Ⅱ型糖尿病。

这里多解释一下,Ⅱ型糖尿病不能治愈,只能控制,所以也是医学上的一个难题。

然而刘畅出院后的半年,身体却渐渐恢复,奇怪的症状也没有再出现,医院检查时,身体各项机能通通都变正常,根本就没有糖尿病的存在了。

一切原来都是虚惊一场。

事情原本这样就过去了,没想到一年以后,也就是年两人吵架,丈夫与她提出离婚并分居,刘畅的母亲到家里收拾卫生时,发现了大量药品的瓶瓶罐罐,其中还包括7支激素类药物,地塞米松。

这个地塞米松属于糖皮质激素,价格低廉,十分易得,针对的是某些皮肤病与严重的过敏症状,过多服用会产生满月脸、水牛背,全身疼痛,生长抑制,糖耐量减退,糖尿病加重等。

说起来与刘畅的症状基本吻合,再联合味道异样的水和牛奶,她就怀疑自己前段时间生病,是丈夫给自己下毒。

之后她就开始了漫漫的维权路。

最开始是带着所有的药品前去派出所报案,她的原话是“全程玩手机,不接警、不登记、不受案”,还被反问“你有什么证据”。

之后她又去了信访局、卫健局,均没有任何回音。

直到年,她再次去公安局报警,才终于被审理。

只是这次调查的结果是,高瑞森的确有滥拿药物的嫌疑,处罚也仅仅是停职7天,罚款元。

这让刘畅无法接受,调查中显示,高瑞森买的地塞米松高达91支,最终家里只找到了7支,剩下的应该是都用到了她身上,这分明就是蓄意谋杀。

而调查人员的回应则是“他是买了很多药品,但怎么证明都用到了你身上”。

没有办法,她只能一次次去询问案情,终于在7月份等到了信访科的回复,说两个月内给正式答复,等到了8月份,回复却是没有伤情鉴定,不予处理。

之后她在打电话询问,再也没有了任何回音。

今年6月,她的事情被山东卫视《问政》进行了报道。

节目播出没多久,公安局就又开始重新启动调查,高瑞森也再一次被带走审问,只是他就是不承认自己对妻子下毒。

与此同时,刘畅也被带去做伤情鉴定,一位诊断专家看完之后,口头鉴定这是一个长期大量的投毒过程,但至今还没有书面鉴定结果出来。

直到现在,刘畅依旧认为高瑞森是一个逍遥法外之人,报案三年时间,各个部门互相踢皮球,也有着不可推脱的责任,自己一定要讨回一个公道。

之前看到这篇帖子,不得不说,所长背后都一阵发凉,许多人也在评论中回复表示这样的丈夫实在太可怕,有关部门一定要等出了人命才愿意审理吗?

但所长之前并没有说这件事,是因为冷静下来就会发现这个叙述中,有许多的漏洞。

真的要投毒,为什么不把药品罐子扔掉?他这么做的目的是什么?晒出来的证据全都是被否认的,一件能证明自己被丈夫投毒的证据都没有,唯一一个伤情鉴定,也只是口头鉴定,没有书面文件。

果不其然,之后丈夫高瑞森就出来一件一件的对事情进行回应。

首先,他说刘畅(高瑞森声明中的张萌为刘畅本名)说自己身体无虞本身就是错的,刘畅患有腰椎间盘突出,需要注射地塞米松,之所以在家中注射,是因为刘畅本人进行要求,并非文章中所说因为感冒所以在家中注射。

有关拿药品回家,高瑞森解释因为真的很便宜,就做了错事,自己已经受到了处罚,但拿药回家时刘畅与其父母都对此事十分了解,因为两人婚后就是与其父母生活在一起。

至于糖尿病,高瑞森解释刘畅本身就比较胖,还有家族遗传的糖尿病史,去医院检查时他还主动向医生承认为了治疗腰椎间盘服用过地塞米松。

至于刘畅所说的感冒注射地塞米松,是她自己主动要求的,与文章所说借感冒为由投毒根本不符。

年,因为刘畅不孕不育导致性情暴躁,高瑞森不堪其扰所以提出离婚,并搬出了刘畅父母的家,两人于12月正式离婚。

从那之后,刘畅就开始了对他不停不歇地骚扰,以各种名义对其进行污蔑,包括此次“蓄意杀人”,都是不实消息。

随后,刘畅又一次出击,接受了电话采访,把高瑞森没有解释的,还有文章中没有提到的点都提了出来,像水和牛奶中有味道。

高瑞森就又出了一份声明,再次强调婚后两人住在了刘畅父母家中,喝的水都是水壶中谁喝谁倒的那一种,牛奶是她自己在超市买的盒装,两人经常喝同一杯水和奶。

同时这一点也反驳了刘畅那句,离婚后她从两个人的家搬到了自己家这一点。

刘畅说自己身体疲乏,眼睛看不清东西。

高的回应是眼镜度数与眼睛近视度数不符而已。

刘畅说,妈妈收拾家的时候找到了地塞米松,因为家里人都是学医的,所以立马就报了警。

高进行反驳她的父母都不是医生,只有远在外地的哥嫂才是。

总之,到目前为止,各说各的理,刘畅咬定高瑞森就是对她下了毒想要谋杀,高瑞森则承认在家对妻子进行输液不符合规定,但一切妻子与其父母都知情,就连地塞米松也是妻子主动要求进行注射的。

一时之间,大众舆论也出现了各种反转,有站丈夫,认为妻子精神状态不好的。

有站妻子,觉得身上都出现裂纹了,不就是投毒?

还有一脸吃瓜,只想看热闹的。

目前官方已经出来称会好好对此事调查核实。

这个瓜实在是震惊所长,从一开始的剧情狗血,到后来的扑朔迷离,果真生活要比电视剧还要精彩。

不过,经过这两次,所长发现,已经有越来越多的人十分了解该怎样挑起大众情绪,也越来越爱颠倒黑白,只想煽动舆论。

《乌合之众》中有一句话是说,舆论通常是愚昧的,人民群众的眼睛不仅不是雪亮的,还是容易被激动的言论导致丧失理性。

从春秋两不沾说自己被性侵,到今天总有一方在撒谎的夫妻俩,却能引起xfxy,就能看出来群众到底有多盲目。

再加上网络的飞速发展,信息爆炸式传播,“法不责众”的心态,容易激发群体心里的暴力倾向。

其实会形成这样的现象,并不是很难理解。首先,人所处的群体越大,平均到每个人身上的责任就越小,人随意发表观点承受的心理压力也就越小,哪怕知道自己是网络暴力,是键盘侠,也毫不在乎。

这也是为什么假新闻但吸眼球的谣言更容易得到传播,言论自由的结果就是时常出现舆论走偏,然后就会出现各种“反转打脸”的事件。

像前几年跳楼自杀的女孩,被舆论塑造成一个被霸凌,甚至被推下楼的形象,全社会都在讨伐女孩的室友,等到真相公开,却没有几个人能给当时在舆论漩涡里的几个女学生道歉,也没有几个人在这场谣言中获得惩罚。

其次,在舆论的发酵与传播过程中,“标签化思维”也扮演了重要角色。一旦一个事件中涉及到了医生、警察、官员,大家自然而然喜欢以偏概全,腐败说、黑幕说、背景说也成了事件中不可或缺的成分。

例如前段时间“大连女孩当街被打”事件,官方通报女孩是“软组织挫伤”,但就是得不到大家的认可,认为是官方有意将案情弱化。

更别说前几年沸沸扬扬的城管打人、警察暴力执法等事件,都是由“标签化思维”导致群众与官方的对立。

最后,人一旦形成群体,就会变得愚蠢不已,这不是在骂人,而是一个事实,哪怕群体中有高智商的个体存在也改变不了的事实。

去年,一个女孩在微博上说自己要自杀,网友们纷纷开始了拯救她的活动,希望能挽回一条生命。

等到女孩得到救助之后,立马又有人指出,她是一个老赖,自杀只是她逃债的借口而已,她死了一了百了,债主多可怜。然后,网友们一股脑又开始对其进行讨伐,恨不得立马将其骂死,所用语言的恶毒根本无法想象。

结果女孩又一次自杀,这一次没有预告,真的死了,然后网友们就又一次沉默了。

在一场舆论事件中,群众好像都没有了自己的思考能力,别人怎么引导,大众就怎么去说,缺乏理性,为舆论所累。

开头所长说,现在的新闻,都等它飞两天再看,因为自媒体时代,群众的情绪更容易被挑动,大众舆论也更容易被引导,所长能做的,是希望每一次为事件发声都是理性的。

而今天把这件事拿出来跟大家说,不止是为了赶一个热点,也不是为被投毒的女性或被冤枉的丈夫鸣不平,更多的是希望大家以后面对新闻时,能保持最理性的态度。

毕竟,谁都有心,谁都不希望自己被人当枪使。

希望恶意挑动大众舆论之人都能够得到惩罚的小可爱,右下角点个“在看”!

所长

扫一扫下载订阅号助手,用手机发文章赞赏

长按







































北京白癜风诚信医院
北京白癜风诚信医院


转载请注明原文网址:http://www.mksmz.com/mbyjg/8459.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