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周是“世界青光眼周”,青光眼是一类常见的眼科疾病,如没有得到及时诊治,将会导致严重的视觉损伤甚至失明,且无法恢复。目前,青光眼是全世界首位的不可逆的致盲眼病。 其实,眼压的升高是多数类型青光眼的共同特征,也是青光眼发生发展最重要的危险因素,降眼压是目前唯一被证实对于阻止青光眼进展有效的治疗措施。 近年来,体育运动对身体健康的好处不言而喻,如控制体重、增强肌肉和骨骼的力量、改善心肺功能、提高机体免疫力、促进睡眠等。有很多青光眼患者不禁要问:“我能参加体育运动吗?”“什么样的运动项目适合我?”“运动中有什么注意事项吗?” 有的患者一旦被诊断为青光眼,就感觉得了“绝症”,自己什么事情都不能做了,既不能看电视,也不能做家务,更别说参加体育活动了。真是这样吗? 早在二十世纪60年代就有研究发现:无论是对青光眼患者还是健康人群,运动都可以降低眼压。有学者调查了常年跑步的人群,发现他们的青光眼发病率也低于普通人群。但不同的运动方式、不同的运动强度对眼压的影响是不同的。简单来说,运动可以分为动态运动和静态运动。动态运动,指的是肌肉收缩时肌纤维缩短,而作用在肌肉上的负荷不变,即运动过程中肌肉张力不发生明显变化,比如步行和慢跑等,又称为有氧运动。静态运动,指的是以增加肌肉张力来对抗一个固定的阻力的运动,比如举重和瑜伽等。 这两种运动类型对于眼压的作用有相反效果。 如跑步等动态运动中,可以使运动期间眼压下降2mmhg到5mmhg不等,且这种下降效应可在运动停止后再持续半小时到一小时不等。如力量训练等静态运动中,会导致眼压的急性升高,并且眼压增加的幅度与运动强度成正比,更大的力量导致更大幅度的眼压升高,尤其是上半身力量训练过程中的眼压变化更大,但运动后眼压的变化是可以迅速恢复的。 除了降低眼压以外,动态运动还可以改善眼部的血流灌注,对于微循环调节较差的青光眼患者来说大有好处;静态运动则可减少眼球的血流灌注,从而使本来就存在微循环障碍的青光眼雪上加霜。 因此我们推荐青光眼患者每周做至少3次有氧运动,比如步行、慢跑、健身操、跳绳、跳舞、爬山、骑自行车等,每次20分钟以上。长期持续规律的运动锻炼能有效地降低眼压。不建议患者进行高强度的静态运动(如负重力量训练、瑜伽等)。 需要提醒的是,虽然瑜伽是当下非常流行的锻炼方式,但是瑜伽的某些姿势,比如倒立等会将心脏水平置于眼球以上,可使眼压增高,青光眼患者应该避免。 当然运动过程中,大家也要注意防护,避免眼外伤。眼外伤本身也是造成继发性青光眼的重要原因之一。对于一些做过手术的青光眼患者,由于手术区域抵抗力薄弱,需要谨慎地选择运动项目,如游泳、潜水等可能会增加眼部感染的风险;拳击、散打等对抗性运动以及球类运动,则可能会增加眼球钝挫伤的风险。 总之,青光眼患者完全可以参加体育锻炼,久坐不动或过度训练都有潜在的危害,推荐坚持有规律的、适度的有氧运动,这不仅有助于青光眼患者保持身心健康,更有助于控制青光眼疾病本身的进展。 (作者系复旦大医院眼科主任医师) 栏目主编:顾泳 本文作者:陈宇虹 文字编辑:顾泳 题图来源:图虫 图片编辑:笪曦 转载请注明原文网址:http://www.mksmz.com/mbyfl/13953.htm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