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癜风的治疗方法 http://baidianfeng.39.net/a_zczz/190812/7375991.html

  急性脊髓炎又称急性横贯性脊髓炎,是非特异性炎症引起脊髓白质脱髓鞘病变或坏死,导致急性横贯性脊髓损害。多发生在感染之后,炎症常累及几个脊髓节段的灰白质及其周围的脊膜,并以胸髓最易受侵。本病有三大临床特点:病损水平以下的肢体瘫痪;传导束性感觉障碍;以膀胱、直肠功能障碍为主的自主神经功能障碍。本病中医诊断为“软脚瘟”。本病病变机制为津液、精血亏耗,筋脉失养,弛缓不收。

  

  邪郁肺卫:发热,头痛,咽喉肿痛,热后突然出现肢体无力,肌肤麻木不仁,或见病变由下向上扩展,四肢瘫痪,甚至舌肌痿弱,呛咳,吞咽困难,小便短涩,大便秘结,舌质红,苔薄黄,脉浮数。

  湿热内盛:嗜卧懒言,胸脘痞满,肢体痿弱无力,肌肤麻木不仁,或刺痛、瘙痒,小便不利,甚至癃闭不通,大便秘结,舌质红,苔黄,脉滑数。

  气虚血滞瘫痪:痿软不用,面色萎黄,神疲乏力,遗尿或小便不通,舌质淡,苔薄白,脉细涩。

  肝肾阴虚瘫痪:肌肉萎缩,屈曲拘挛,肌肤干燥,麻木不仁,或见遗尿,伴头晕耳鸣,潮热盗汗,舌质红,少苔,脉细数。

  

  1.肺热伤津

  [治法方药]清肺润燥生津。清燥救肺汤加减。咽干口渴者,加天花粉、芦根、石斛;高热汗多者,加知母、连翘、金银花;身痛肢麻者,加川芎、牛膝。

  2.湿热内盛

  [治法方药]清热利湿,通利筋脉。加味二妙散加减。肌肉疼痛加乳香、没药;发热加栀子、板蓝根;胸脘痞闷,四肢肿胀者,加厚朴、茯苓、泽泻;口干心烦者加生地黄、麦冬。

  3.脾胃亏虚

  [治法方药]补益脾胃。参苓白术散加减。若病久体虚,重用参芪,加枸杞子、龙眼肉;若动则气喘,四肢不温,加熟附子、肉桂、核桃肉;若肢痿不收,加木瓜、威灵仙;若心悸怔忡,加柏子仁、酸枣仁。

  4.肝肾阴虚

  [治法方药]补益肝肾,强筋壮骨。虎潜丸加减。若久病阴阳俱虚,可加淫羊藿、补骨脂、巴戟天;若肌枯肢痿,加川芎、鳖甲;若兼气虚血少,可加黄芪、桂枝、大枣;若兼血瘀之象,可加桃仁、红花、川芎各10克。

  5.脉络瘀阻

  [治法方药]益气活血通络。补阳还五汤加减。

  

  1.针刺疗法

  (1)瘫痪或肌肉萎缩者,可针刺大椎、夹脊、手三里、足三里、环跳、阳陵泉、肾俞、解溪、绝骨等穴,每次3~4穴,每日一次;可用当归注射液或丹参注射液作穴位注射。

  (2)上肢取肩髃、肩贞、臂臑、曲池、手三里、合谷;下肢取髀关、伏兔、梁丘、足三里、血海、阳陵泉。癃闭加十四椎夹脊穴、秩边、关元、三阴交、水道;便秘加外关、天枢、支沟;纳差加中脘、内关、足三里。取上下肢各2~3穴为一组,交替使用,针用泻法,刺激宜强,每日一次,并可配合电针以顿挫病势。病久体弱者行平补乎泻法,留针15~20分钟,隔日一次,14~20次为一疗程。

  2.耳针疗法

  取穴:肺、胃、大肠、肝、肾、脾、神门相应部位。每次选3~4穴,用毫针强刺激,留针10分钟,隔日一次,10次为一疗程。

  3.足针疗法

  取穴:肾穴、膀胱穴、14号穴(双足小趾底部第一横纹中点)。患者仰卧位,两足伸直,常规消毒,选用25毫米30号毫针刺入。肾穴和膀胱穴直刺,14号穴斜刺,得气后捻转2~3分钟,强刺激,留针30分钟,每日一次,10次为一疗程。

  4.电针疗法

  选用体针穴位,或脊髓病变上下3个节段的相应夹脊穴,用疏波,电流量宜小,使肌肉稍有节律收缩,防止电流突然增加,不使电流回路经过心脏(有心脏病者禁用),每日一次,每次30分钟,6次为一疗程,休息两天,酌情应用第二疗程。

  5.梅花针疗法

  (1)配方:脊柱两侧、异常发现的部位,患者主诉证状的某些局部,重点刺激患部颈椎,或胸椎,或腰椎及其两侧。治法:采用轻刺法。先叩刺脊柱两侧3行两遍,再重点刺激脊髓炎的脊椎及其两侧5行5遍,每一椎间隙处横叩刺数下,然后对异常发现的部位和患者主诉症状的某些局部作局部刺激。刺后并在脊髓炎之脊椎上用隔麝香蒜片灸治。每日一次,10次为一疗程。

  (2)配方:风池、天柱、大椎、身椎、脊中、命门、阳关、肓门、志室、至阳、外关、后溪、委中、足三里、三阴交、足临泣与脊髓炎之脊椎。治法:采用轻刺法。用梅花针在上述穴位皮区各叩刺20~30下,脊髓炎之脊椎两侧叩刺4行5遍,每一椎间隙横刺数下,再在脊椎上用隔麝香蒜片灸法。每日或隔日一次,10次为一疗程。

  6.水针疗法

  处方:夹脊穴或背腧穴。曲池、外关、梁丘、环跳、委中、足三里、血海、三阴交。针法:选维生素凰~毫克,维生素B毫克,或当归注射液、丹参注射液,每次选4~6个穴位,分别注入一毫升,每日一次,6次后休息一天。

  7.灸法

  上肢取肩髃、曲池、合谷;下肢取髀关、梁丘、足三里、解溪。肺热加尺泽、肺俞;湿热加阴陵泉、脾俞;瘀血加血海。每日施灸2~3次,每次5~10壮,可用艾条悬灸。

  8.推拿疗法

  (1)可每日推拿或按摩瘫痪肢体10~15分钟。

  (2)病初起者开天门,运太阳,清天河水,退六腑,清板门,清补脾经,运内八卦。每日一次,7次为一疗程;病程迁延者补脾经,补肾经,揉大椎,拿肩井,按揉肩髃、曲池、肝俞、肾俞,拿委中、承山,摇解溪。每日或隔日一次,10次为一疗程。

  9.熏洗法

  可用四妙丸加忍冬藤、秦艽、石菖蒲等,水煎熏洗,每日两次。

  10.穴位注射

  取穴:肺俞、脾俞、肝俞、肾俞、病变段夹脊、髀关、伏兔、足三里、阳陵泉、悬钟、曲泉、三阴交。操作:取维生素B1注射液毫克,或当归注射液两毫克。每次选2~3对腧穴,按水针操作常规,每穴注射药液一毫升,每日一次。

  11.拔罐法

  取穴第一组:大椎、肩中俞、肩贞、肺俞;第二组:身柱、肩外俞、脾俞;第三组:命门、承扶、殷门;第四组:阳关、环跳、伏兔。操作:按刺络拔罐常规方法操作,每次选用一组穴,每日或隔日一次,10次为一疗程。

  12.外敷法

  (1)取大黄、皂角、黑丑、朴硝各等份,捣烂,醋调敷脐,每日一次。

  (2)葱白和饭,捣成饼状。束于脐中,每日一次。

  (3)取田螺3个,青盐9克,将田螺捣烂后加入青盐9克,揉成膏,贴在脐下一寸3分处。

  13.中成药

  (1)清热解毒口服液:适于本病初起邪热较盛者。3~6岁每服10毫升,6~9岁每服15毫升,9岁以上每服20毫升,每日两次。

  (2)二妙丸:适用于本病初起下肢痿软无力,属湿热下注者。3~6岁每服3克,6~9岁每服6克,9岁以上每服9克,每日2~3次。

  (3)知柏地黄丸:具有滋阴降火之功效。适用于本病属阴虚火旺者,6岁以下每服1/2丸,6岁以上每服一丸,每日两次。

  (4)缩泉丸:功能温肾缩尿。适用于本病小便失禁,属肾虚不固者。3~6岁每服3克,6~9岁每服6克,9岁以上每服9克,每日两次。

  (5)银黄口服液:每次10毫升,每日3次口服。

  (6)清肺利咽冲剂:每次6克,每日3次口服。

  (7)三黄片:每次4片,每日3次口服。

  (8)黄连上清片:每次4片,每日3次口服。

  (9)麻子仁丸:每次一丸,每日3次口服。

  (10)通便灵胶囊:每次1~2丸,每日1~3次口服。

病例:王某,女,32岁。自年9月患急性脊髓炎。

问诊:诉腰以下各种感觉丧失双下肢肌肉瘦消,痿软无力,不得动弹,面部浮肿,向心性肥胖,小便解不出,亦不失禁,靠长期持续导尿管引流膀胱,大便5一7天一次,虽有胀感,但解除后无知觉,口淡无味,食欲不振,舌体胖,苔白腻,脉象沉滑。

辨证属湿滞脾胃,中阳被遏,运化无权,痰阻经络所致之痿证。治宜先调畅二便,再缓图下肢萎软不用。方用“泽元复髓汤”加减。处方:苍术10g,黄柏10g,川膝10g,茯苓10g,泽泻10g,桂枝10g,猪苓10g,薏苡仁20g,山楂15g,神曲10g,熟大黄10g。1疗程。服15后,即开始出现有小便便意。

1疗程服完后,欲解小便时,经揉按小腹后能自行解出,遂拔除导尿管,大便时便意明显,解出始有知觉,食欲增进,精神转佳,双下肢略转温。舌淡红,苔白稍厚,脉细滑。此乃中焦食滞渐化,脾胃阳气得振,膀胱气化已行,惟痰湿阻滞经络仍存。

治需健脾渗湿,化痰通络,强筋壮骨。处方·苍术10g,黄柏10g,川膝10g,陈皮10g,法夏10g,茯苓10g,薏苡仁10g,黄芪20g,丹参25g,萆蘇10g,当归10g,木瓜15g,鹿筋10g,泽泻10g,猴骨10g,锁阳10g,熟大黄10g,鸡血藤15克,共服3疗程。年1月13日就诊时双下肢萎缩肌肉渐复,各种感觉渐趋正常,但仍畏冷发凉,有人扶持可下地站立一分钟许,精神好转,饭量增加,二便能自解,舌淡红,苔白薄,脉细缓。效不更方,嘱续服。

经过近5个月的中药治疗后,于年3月27日复诊时,患者向心性肥胖已消,双下肢肌肉已趋丰满,各种感觉均恢复正常,但双下肢仍畏冷乏力,能扶拐行走3一5米,欠稳健,蹲下后无力站起,足趾上翘。食欲正常,口微渴,二便调畅,舌质淡,苔薄白微黄,脉沉细。证属脾肾阳虚,四末失煦,经脉拘挛。

再予益脾胃,舒筋络,壮筋骨。继“泽元复髓汤”加减,处方:红参10g,焦术10g,茯苓10g,桂枝10g,附片10g,黄芪30g,怀膝15g,薏苡仁25g,赤芍10g,木瓜12g,当归10g,丹参25g,伸筋草15g,鹿筋10g,猴骨10g,锁阳10g,杜仲10g,骨脂10g,鸡血藤15克,每日一剂,连服两月后痊愈。

姚大鹏,一九六零年生,号诗坛一怪,四川大学成人教肓药学专业毕业,现中医药研究员,高级中医师,高级中药师,高级心理咨询师,高级针灸师,中诗论坛新诗研究版编辑,中国流派网诗歌论坛原创版编辑,全球生态诗刊

转载请注明原文网址:http://www.mksmz.com/mbyfl/12440.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