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提辖拳打镇关西」是《水浒传》一段经典,讲述的是花和尚鲁智深英雄救美,惩恶扬善,三拳打死屠夫镇关西郑屠的故事。

鲁智深真的能用三拳打死镇关西吗?

话说,那日鲁达在酒楼喝酒,遇到哭泣的金翠莲,得知她被人称镇关西的屠夫郑屠欺负,该出手时就出手啊,风风火火……

第一拳:鼻骨骨折

鲁达提起拳头,正打在鼻子上,打得鲜血迸流,鼻子成了大蒜鼻,咸的、酸的、辣的都滚出来。

很显然,这应该是可以明确诊断的鼻骨骨折。

鼻骨位于面部最高点,骨质薄且宽,周围又缺乏支撑,因此受外力时容易发生骨折。

「鼻子歪在半边」表明打击力来自侧方,发生一侧鼻骨骨折并向鼻腔内移位,从而出现外鼻侧弯畸形;「鲜血泵流」则是由于鼻腔粘膜血管受损、软组织撕裂所致鼻出血。

鼻骨骨折主要是引起鼻部外形的改变,严重者可出现鼻腔的通气障碍甚至嗅觉减退,但一般无生命危险。

因此郑屠并不服输,赌气般地叫了一声「打得好!」

第二拳:眼眶骨折

紧接着,鲁达是这样做的:

提起拳头就眼眶际眉梢只一拳,打得眼棱缝裂,乌珠迸出,红的、黑的、紫的都绽将出来。

从受伤部位分析,这次发生的是眼眶骨折。

眼眶是容纳眼球的骨腔,「眼睖缝裂」表明有眼眶骨折发生,而「乌珠迸出」则是骨折移位引起眶内容积变小,压迫眼球脱出框外,「红的」、「紫的」提示骨折外伤出血,黑色的则是眼球迸出。

但这里需要指出的是,眼眶骨折的典型临床表现是眼球内陷而非眼球突出。

这是因为,眼眶椎体的内壁和底壁结构薄而易碎,眶内壁最薄的部位是只有0.2~0.4mm厚的筛骨纸板。而眶缘骨质厚而致密,抗击强度高。

因此,眶下壁和内壁是眼部外伤暴力传导后最容易发生骨折的部位,而眶缘骨折发生率反而相对较低,这就是特征性的眼眶爆裂性骨折。

眼眶骨折发生后常造成眶腔容积的增大,眶内容物如眶脂肪、眼外肌等向筛窦或下颌窦疝出,出现眼球向下向后的移位。

外伤早期由于软组织水肿或血肿,可出现眼球突出和眼睑肿胀。但一周左右肿胀消退后,眼球内陷畸形就会显现出来。同时由于眼外肌的移位产生眼球运动障碍、复视等症状也是非常多见的。

复杂眼眶骨折有时会合并颅脑损伤,严重时可危及生命安全。

也因此,郑屠挨过第二拳之后就有点怂了,开始不断讨饶,但这至少表明他此时还意识清楚,全身情况尚可。

第三拳:颅内血肿

鲁达看见郑屠求饶,没想到他这么没骨气,更是气愤,于是……

又只一拳,太阳上正着,却似做了一个全堂水陆的道场,磬儿、钹儿、铙儿一起响……

太阳穴实在是太著名了,其位置在眉梢后方颞部的凹陷部位,是顶骨、额骨、蝶骨和颞骨的交汇处,解剖学称之为「翼点」。

此处颅骨薄而脆弱,厚度仅1~2mm,远低于颅骨骨板的平均厚度5mm,因此受到暴力打击时很容易发生骨折。

在翼点内面骨沟内走行有脑膜中动脉的前支,骨折发生时极易被撕裂出血,形成颅中窝硬膜外血肿并继发脑疝,可使人立即陷入昏迷。如果伤后不能及时有效地制止出血治疗脑疝,即有致命危险。

因此郑屠的直接死因应该是颅骨颞部骨折并发颅内血肿。

更有意思的是,位于太阳穴深层的大脑颞叶是大脑皮层的位听中枢。太阳穴受到暴力打击,位听中枢也会受到强烈刺激,并对听觉和平衡觉产生影响。

因此郑屠被打后,是完全有可能听到「磬儿、钹儿、铙儿一起响」。施耐庵老先生的精彩描写也并非凭空想象,估计有亲身体会吧。

这也提醒我们平时要注意保护太阳穴,毕竟轻度的损伤也会使人头晕目眩、幻听幻视,无法维持身体平衡而摔倒的。

由此看来,鲁提辖的三拳,哦不,一拳就真的可以打死镇关西。

往期推荐

●《基础护理学》资料全套

●《外科护理》资料全套

●《无机化学》资料全套

●《健康评估》资料全套

扫码

转载请注明原文网址:http://www.mksmz.com/mbyxg/10419.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