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两天听一个关于儿童创伤的讲座,听完心里隐隐作痛,想起很久以前的一些真人真事。家暴小时候觉得,争吵的家庭环境,已经是一种看不见、但令人难以忍受的暴力,可是看到邻居家庭个个儿大同小异,又觉得也许没有自己想的那么夸张,毕竟,各家夫妻双方虽然吵得不可开交,对孩子,还是照顾有加。后来才知道,争吵对孩子的影响,可以很“夸张”。后来,家里楼上住进了一户人家,几姐妹里,有一个跟我年龄相仿,经常听到她撕心裂肺的哭闹声,却不知道发生了什么。有一天动静实在太大,母亲上楼去劝,下楼后,母亲好似赦免了自己一样地说:“我可从来没有那样对待过你们!身在福中不知福的娃娃们!”细问才知道,楼上母亲嫌女儿哭得烦,竟然真的从烧得火红的炉子里,用火钳夹了烧得正红的炭出来,动真格儿的往孩子嘴里送。幸好母亲上楼劝,才没有酿成大祸。听说,孩子吓得,哭得喉咙的小舌头都能看见。有时候我会想,也许,吓得“魂飞魄散”,是真实存在的,只不过,“魂”和“魄”,我们肉眼看不到而已。之后很多年,我都暗自庆幸母亲上楼时候没带着我,不然只是看到那个场面,就够我那颗敏感的小心脏消化一些年头的。后来又听母亲讲起过一些这位母亲对待孩子的惨无人道的手段,拿着针,真的要在女孩的嘴唇上下针。有一阵儿,母亲也像受了培训一样,我们姐儿俩不乖的时候,会扬言要拿针什么的。可见,观察学习,不止适用于小孩子,大人也一样,潜意识里会不知不觉地受别人影响,模仿别人。“感应”也不只是像伯牙子期一样只感应那些好的、空灵的东西,坏的东西在身边久了,如果没有对自己的觉察,也会不由自主地跟着那个坏摆动。好在母亲没有真的拿针对着我们姐儿俩的嘴比划,但这样的扬言也已经足够吓得我们心惊肉跳了。后来,那家人搬到了离我家不远的地方。上小学的时候,去同学家玩儿,路过她家,大概是当年那个火炭的画面感太强,虽然好奇,还是没敢进去。回到家问母亲,那个女孩子后来怎么样了,怎么都没见她去上学。母亲悠悠地说:“哦,听说疯掉了。”又过了很多很多年,学了心理学之后,才隐约能想象出,那个女孩是怎么一步步疯掉的。不太敢想,她后来的人生变成了什么样子,会被当成疯姑娘随便嫁掉,给男人传宗接代?还是走在路上都会让人欺负?母亲和她的互动方式,在她后来的生命中,又会经历怎样的强迫性重复?情感剥削一位邻居的母亲,自幼家境贫寒,是家中长女。这位母亲的母亲,则是小时候在大门口睡午觉受了穿堂风,落下了残疾,时常癫痫发作,因为这个,祖父母怕这个唯一的女儿嫁出去受苦,给她找了上门女婿。原本想能少受些委屈,结果时常被丈夫家暴,家暴完,还得忍受另一种暴力,一个接一个地生孩子,又因为疾病,只能生,不能养,孩子们都没怎么享受过母亲温暖的怀抱。没过几年,这个苦命人撒手人寰,剩下五个孩子,最小的三岁。这位长女,从此担起养家的责任。毕竟,家暴他们的父亲肯定是指望不上的。在把弟弟妹妹们都拉扯大之后,未到中年,这位长女的生命就定格在了童年缺失的补偿里,补偿的方式,是向自己的弟弟妹妹们、孩子们索取关爱和情感。生病了,期望孩子们能端茶倒水,寸步不离。孩子们本该是活泼快乐的年龄,个个儿被训练得像小大人,乖巧懂事。成年后,孩子们表述,那种感觉,像是得把母亲抱在怀里疼,得给母亲喂奶。可是母亲太重了,我们抱不动啊!忆苦思甜、向孩子们哭诉自己的童年遭遇更是家常便饭,或是把夫妻不和的诸多矛盾都讲给孩子们听,让孩子们选择站在父亲还是母亲这一边。孩子们幼小的心灵承受不了这样的沉重,不想听,想要回避的时候,就会听到母亲的抱怨,说没人跟她分担,她的苦痛无处可讲,连自己的孩子都不能理解……孩子们心灵备受折磨,可是又不能走,母亲话说到这个份儿上,孩子们觉得必须对母亲负责。她的孩子们长大之后,在人际关系里,在情感互动中,慢慢开始有情感淡漠的迹象。有时候,别人只是表达自己需要一点帮助和支持,他们都会退避三舍。因为,在别人表达需要的时候,他们首先联想到的是母亲和沉重,慌不择路地要逃跑。与此同时,因为母亲没有得到过温暖的怀抱,也就给不了孩子们温暖的怀抱。而这些孩子,或者反向形成,无意识地要不断满足很多人的需要;或者,感觉自己在情感上像个“吸血鬼”,像是幼年没有吸到奶的嘴,长大成人后,变成了吸情感的机器。因为心里实在是太空了。她想要母亲的温暖,可是母亲自己还是个嗷嗷待哺的孩子,心灵需要的营养和奶水,母亲给不了啊!这个家庭里下一代的长女,又重复了姥姥的命运,找了个同样不担责任,因为自己是个男人,就可以无尽索取的上门女婿。如此,家庭模式一代又一代地重复下去。好在,这个男人在这个长女的爱和包容下,一天天改变,开始担当。乱伦和性虐待前几个月赶着翻译一本跟乱伦有关的书,译的时候,心里有很多阻抗,有各种各样为中国文化辩解的声音,觉得其它国家都是蛮夷之地,怎么到处都是这样的事情!我大天朝可是礼仪之邦,父慈子孝,不会有这样的事情发生。我是在父亲和祖父的宠爱中长大的,虽然记忆中的那些宠爱,有不小的成分是经过了自恋的渲染,毕竟,我不是长子长孙,再宠爱,早晚也是要被泼出去的。但毕竟家里还是长幼有序,成年之前,根本不知道乱伦为何物。所以,心里的文化图式是这样一番场景:中国虽然是父权等级制,可是在等级的尊卑里,同样规定了权力方的义务和责任,比如,父要慈,兄要友,然后自然就是子要孝,弟要恭。虽然对中国家庭关系里的各种复杂动力也深有体会,但是,涉及到乱伦,还是对中国文化有很多过于理想化的幻想。直到身边真实发生的事件打破了我的幻想,而我仍然在无意识地维护这样的幻想,从而有了译书时候的那些阻抗。一位朋友有一段时间家里事务繁忙,就把五岁大的女儿寄养在了乡下的亲戚家,孩子就近在那里上幼儿园,和亲戚家几岁大的儿子也刚好可以做个伴。一开始皆大欢喜,亲戚家也可以通过帮助照顾这个孩子,得到一些额外的收入。可是好景不长。一个周末,朋友把孩子接回家,给孩子洗澡时候发现不对劲,医院检查。医院里”少不更事“的护士们拿着检查报告说:“孩子生殖器部位有精子残留,你们要赶紧去报案!”慌乱的母亲四处托人,不知道该怎么办。不一会儿,这个案例转到了儿科女主任手里,主任看着报告开始编瞎话:“谁说的!这孩子很健康,很正常!这个年龄的孩子,开始跟同龄孩子有一些性游戏是很正常的,正确引导孩子就好。”于是,再一次皆大欢喜,再没有人提精子的事情。大概,一些太让人难受的禁忌,所有人都会选择遮过去,不去面对,即便是“白衣天使”,也同样如此。大概,人都愿意自己催眠自己。大家都相信了。那个几岁大、还没到发育期的男孩就是有了精子。潜意识里,分明很清楚,那是成年人干的啊!还得苦涩地咀嚼,这么小的孩子,就受到这样的伤害,以后怎么办?亲里亲戚的,这事情怎么说出口啊!说出去了,对方是个大男人,文化不会对他怎么样,自家孩子以后被人指指点点,可怎么活?只能打掉牙和着血往自己肚子里咽。几天后,亲戚两口子提着礼物去看望孩子。据说,那个男人脸上没有一丝不好意思和歉意。只是后来的很多年,过年走亲戚的时候,再也没有出现过。他的媳妇儿,蒙在鼓里什么都不知道。很多人觉得,孩子还小,她们很快会忘记这些经历的。其实孩子没有那么容易忘,只是不说,那些经历后来有可能变成了脑子里挥之不去、不断重复的念头、闪回和一点就着的情绪;身体是有记忆的,孩子们身体上曾经受到的伤害,会在成年后,甚至都不用等到成年后,发展成各种心理异常表现。等级里,那些没有被看到过的孩子们多年前的一位朋友也很为自己的原生家庭苦恼过。父亲是个酒鬼,经常喝得烂醉,回到家就开始打老婆孩子。作为家里的长子,他心疼母亲和妹妹,有一次端起一盆冷水就浇在了烂醉如泥的父亲身上,之后,父母二人扭打成一团,最终,儿子战胜了父亲,完成了自己的成人礼。事后,他慢慢开始试着去了解、理解自己的父亲。他的爷爷一共有两个儿子(多少个女儿,不记得他怎么说了)。按照祖祖辈辈的规矩,长子长孙继承家业。于是,18岁那年,他的父亲被爷爷赶出了家门,从此走街串巷做过货郎,也曾经给孩子们带回过别的孩子都没吃过的巧克力。可是,继承家业的孩子,和白手起家的孩子,终究是不一样的。继承家业的孩子,背后有一座看不见的靠山,什么事情想做就做,想要的东西,也毫无心理障碍地想办法往家里倒腾;白手起家、飘零在外的孩子,举步维艰,因为他在迈步之前,总是担心前面会是万丈深渊,而身后,同样是万丈深渊。因为他不是长子长孙,家里的财产都不是他的,他/她是从零开始,甚至是从负数开始;无意识中便慢慢觉得,这世上,什么东西都不属于他。终于,在无明中,在自我催眠中,硬生生把生活过成了无意识中的样子,一事无成、一文不名,破罐子破摔,之后,又把人生的失败、心里的委屈,通通撒在了老婆孩子身上。破罐子破摔里有心理动力啊!把我扔出家门的父亲啊,你看看,被你扔出去的孩子现在成了什么样子!你就不心疼吗?你看我一眼吧!人有时候通过受虐、自我折磨,无非是想换来一点点

转载请注明原文网址:http://www.mksmz.com/mbyhl/11367.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