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让患者和家属感到最踏实的,莫过于遇到这样一支团结负责的团队。在每一次的抢救中,他们可能来自不同科室,为了对生命负责,他们总是那么默契的齐心协作,拼尽全力,从不放弃,紧张和忙碌是他们最平常不过的状态。他们有着说不完的故事,这次的这个故事是这样开始的......

手术现场

对待每一位患者都拼尽全力

上图为杨涛医生

右图为李梦光副主任与杨涛医生

从不放弃

李梦光副主任(右)与杨涛医生(左)在进行介入手术

这一天,到了下午5点,心病科杨涛医生已经做了4台手术了。

傍晚,他刚回到家,还没吃上饭,胸痛群里又传来一张图:急性心梗?去会诊的医生说是心源性休克。杨涛看着心电图的室内阻滞及aVR导联,心中一惊:左主干?

就在他正琢磨的时候,李梦光副主任的“来吧,心源性休克。”

同是身为医生的妻子,非常理解这种工作状态,看着杨涛还没顾上吃饭,临出门前给他准备了一个煮鸡蛋,杨涛揣进兜儿里,就出了家门。

让刚到家的杨涛又速速赶回院里的就是胸痛群里的这张图▼医院,杨涛迅速进入导管室,这名患者的情况与他预想的一样:左主干“一线天”。患者已经有些意识,但还是不停躁动,这类合并心源性休克是急性心梗中最为危急的一种情况,手术难度也非常大。

左主干位于左冠状动脉的源头,如果左主干出现闭塞,就像水源堵塞了,下游所有区域都会干涸一样,一旦这里发生严重狭窄,将导致2/3的心脏发生缺血,左半心血流供应将完全中断。

该图片来自网络

在杨涛到达“战场”之前,李梦光副主任就迅速且简明的向患者家属交代了病情,明确指出迅速开通闭塞冠脉是患者能存活的唯一希望,征得家属同意后,一刻没有耽误,将患者转运至导管室。术中,患者再次出现室速,意识丧失,瞳孔散大。手术团队紧急让麻醉科,插管,上呼吸机。随着IABP的置入,呼吸机的支持,患者散大的瞳孔慢慢的回缩,呼喊患者的时候,患者能够做出反应了。于是李梦光副主任紧急与ICU联系。ICU在满负荷的情况下,克服重重困难,顺利完成了转运。抢救完患者,已经到晚上了▼

杨涛回忆起抢救过程时,他说自己记得最深的一句话,就是李梦光副主任说的:按压,不能停,只要不停的按压患者就可能活过来。

最终,在这个团队的大力抢救下,患者有了心跳,有了反应,救了过来。

手术结束之后,杨涛在回家的路上,终于吃上了妻子给他准备的那个煮鸡蛋。

这场抢救,一系列操作有条不紊,从容有序,多学科团队紧密合作,无缝衔接,历时2个半小时,最终跑赢了死神。

参与其中共有4位心内科医生,2位导管室护士,2位急诊科医生,1位ICU医生,1位手术室麻醉科医生,他们是:

心病科李梦光

心病科杨涛

心病科冯琛

心病科周红霞

导管室曹唤唤

导管室高明

ICU刘小翠

麻醉科池芳

急诊科樊志勇

急诊科刘铮

此次手术的成功,是我院心病科、急诊科、导管室、手术室麻醉科、ICU等多学科通力协作的成果,这来自5个科室的10位医者,在紧急情况面前,无需过多言语,默契配合,抢救患者,每位医者都勇往直前。像他们一样,北辰中医各科室的医者们,不论身在何方,只要患者需要,一声电话,就迅速抵达救治现场,他们团结一致,心中有着共同的认识:只要有一丝希望,就绝不放弃患者。想必生活中再没有什么,能比遇到这样一支队伍,更让患者和家人踏实放心的了。

主编丨裴向前

责编丨王鑫

编辑丨齐轩杨涛

医院全心全意为您服务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原文网址:http://www.mksmz.com/mbyhl/11255.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