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时候不敢看成绩单,因为那个数字直接和挨几个巴掌挂钩,一度天真地以为长大了就解脱了。哪知道,更让人难堪的其实是成人的体检报告单。

结节、息肉、囊肿……浑身上下还有哪个部位是光滑的?而大家最担心的其实是这些不明觉厉的东西到底对健康有没有危害,会不会癌变?

下面就逐一给大家作个介绍。

结节

结节的是可触及的局限性、圆形、椭圆形和不规则的实质皮肤损害,包括良性的,也包括恶性的。常见的结节有甲状腺结节、肺结节、肝脏结节、乳腺结节等等。结节多数是良性的。

如果是体表的结节,例如甲状腺、乳腺结节,可能可以通过触摸来诊断,恶性的结节表现为质地坚硬,活动度差,边界不清,不伴触痛。

但并不是所有的结节都能摸得到,如果结节位置较深或体积很小,就不必为难医生的双手了,辅助检查是更可靠的手段,常用的手段有彩超、CT或者核磁共振检查等。

肺结节

一般年龄大、肺部有基础疾病的人,做检查易发现肺部结节,但其中绝大多数肺结节都是良性的,个肺结节中只有3-4个是有癌变的。

一般来说,对于小于5毫米的微小结节,仅做随访观察,3个月到半年重新做一次CT检查,此后,依据结节的情况制定复查时间;而对于1cm及以上的肺结节,如果影像学检查发现没有完全钙化,一般建议手术。

甲状腺结节

甲状腺结节在普通人群中的发病率是非常高的,临床上有多种甲状腺疾病如甲状腺退行性病变、炎症等都可以表现为结节。据不完全统计,体检发现甲状腺结节患者可达20%-70%的比例。而且甲状腺结节好发于女性,女性与男性发病率比例约为3:1,但90%左右的结节属良性结节。高清晰甲状腺超声检查是评估和随访甲状腺结节的首选和常规影像学检查,准确性可达70%以上。

乳腺结节

乳腺结节多见于乳腺增生、乳腺良性肿瘤、乳腺恶性肿瘤等乳腺疾病。体检发现乳腺结节不必紧张,尤其是小于5mm的多发结节,绝大多数都是良性的,一般都可以先观察,定期复查,每3到6月检查一次。超过5mm的结节,需要结合影像学的BI-RADS分类来判断,BI-RADS4级及以上结节,最好找专科医生检查。

息肉

息肉是指人体组织表面长出的赘生物,说白了就是一块多余的肉。息肉多为良性,但有些息肉有恶变倾向。对于那些容易恶变的息肉,须及时切除、不能手软。

肠息肉

肠息肉分为非腺瘤性息肉和腺瘤性息肉两类。非腺瘤性息肉包括炎症性息肉、增生性息肉等,与肠癌的发病关系不大;而腺瘤性息肉是公认的癌前病变,有研究表明,95%以上的结肠癌来自结肠腺瘤。

肠道腺瘤性息肉的一个典型特征是进展缓慢,从良性发展到恶性一般需要15-20年时间。如果能在病变早期发现,用肠镜实施切除之后,治愈率可达到90%以上;如果能在尚未“变性”前切除,更是相当于拆除了一颗定时炸弹,善莫大焉。

胃息肉

胃息肉是指胃黏膜表面长出的突起状乳头状组织,多是由胃黏膜异常增生而来。

胃息肉大多数不会发生癌变,总体预后较好,通过内镜下切除可实现治愈。少数病理类型为腺瘤性息肉等具有高癌变风险的胃息肉,未及时发现和治疗可转变为癌症,预后较差。但令人略感安慰的是,约80%的胃息肉为炎性或增生性息肉,只有约20%为腺瘤性息肉。

鼻息肉

鼻息肉是赘生于鼻腔或鼻窦黏膜上突出于鼻腔黏膜表面的增生组织团,很少会癌变。如果息肉患者病情不重,可用皮质激素喷鼻剂喷鼻,并持续观察;如果息肉较大、症状较重,则要手术治疗,并在术后做活检明确诊断。

囊肿

囊肿是长在某一脏器上的囊状的包块,其内容物的性质是液态的,外面有一个完整的包膜,就像一个小水囊一样。

囊肿分为生理性囊肿和病理性囊肿,生理性囊肿一般会自动消失,而病理性的不会自己消失。大部分病理性囊肿是良性囊肿,但也存在癌变风险。囊肿的良恶性一般通过B超都可以判断。

总之,发现结节、息肉、囊肿不用太紧张,你有我有他也有,多不打紧,但是一定要请专业的医生帮助鉴别诊断,如有异常,及时处置。

原创精华文章(自学必读)

??1、“意念治病”从相信到入门

??2、根治鼻炎的新方法,谁不看谁后悔

??3、意念按摩“八髎穴”重新找回青春时期的赶脚

??4、意念治疗糖尿病最新研究成果

??5、原创文章(自学必读)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原文网址:http://www.mksmz.com/mbyzl/12367.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