鼻息肉 常见。因鼻腔黏膜慢性炎症或变态反应所致。 一、要点 1、鼻塞,流涕 2、重者出现头昏,记忆力减退等。巨大的鼻息肉可致鼻隆起,称为“蛙鼻”。 二、病变 1、肉眼可见苍白,半透明,质软,常有蒂。 2、镜下①息肉表被假复层纤毛柱状上皮,少数病例可伴鳞状化生,但无角化;②间质水肿,不同程度慢性炎细胞浸润;③腺腔因分泌物潴留而扩张,可形成潴留囊肿。 3、类型:①水肿型;②腺体型;③血管型;④纤维型 内翻性乳头状瘤 鼻腔黏膜被覆上皮的良性肿瘤。 一、要点 1、广基外生性肿物; 2、单侧性鼻塞(少数为双侧性),鼻分泌物增多(少数血性分泌物),头痛等; 3、侵犯鼻旁窦、眼眶时,可见突眼、鼻背和面颊部隆起等; 4、难以彻底切除,易复发; 5、可恶变为乳头状鳞状细胞癌(约10%病例)。 部位:①常位于鼻腔侧壁,少数位于鼻中隔;②易侵犯上颌窦(可原发于上颌窦),其次为筛窦;③较少累及额窦及蝶窦。 二、病变 1、肉眼①肿瘤呈息肉样或海蜇头样分叶状,白色或淡红色;②切面可见迂回曲折的白色条纹。 2、镜下①鼻腔黏膜被覆上皮(假复层纤毛柱状上皮、移行上皮或鳞状上皮)增生,并呈实心团块或窦道样长入黏膜间质内,间质疏松;②瘤细胞分化好,核分裂象少或无;③瘤巢基底膜完整;④需与鳞状细胞癌鉴别。 鼻硬结症 又称呼吸道硬结症。由鼻硬结杆菌引起的慢性肉芽肿性炎症。 一、要点 1、好发于鼻前部,可蔓延至鼻咽、口咽、喉、气管、支气管、上颌窦、上唇、硬腭等处; 2、初期,鼻慢性卡他症状; 3、继而黏膜萎缩、结痂,形成肿物,表面溃烂; 4、终于纤维化,瘢痕形成,挛缩。 二、病变 1、早期:炎细胞浸润,少量泡沫细胞和拉塞尔(Russell)小体; 2、进行期:大量泡沫细胞、一些拉塞尔(Russell)小体和慢性炎细胞(主要是浆细胞)浸润,间质内血管内皮细胞肿胀,管腔因而狭窄、闭塞; 3、晚期:纤维化,瘢痕形成; 4、需与浆细胞肉芽肿鉴别。 Wegener肉芽肿 要点 1、免疫性疾病; 2、主要侵犯呼吸道; 3、好发于鼻腔,常鼻塞、流涕、鼻黏膜坏死和溃疡形成 4、侵及喉、气管时,可致呼吸道狭窄; 5、累及肾脏时,出现蛋白尿、血尿、管型尿,以致肾功能障碍; 6、肺CT检查:可见孤立性或多发性密度增高的结节,边界清楚或模糊,结节中央可形成空洞。 二、病变 1、坏死性小血管炎(特征性病变)。 2、呼吸道坏死性肉芽肿 (1)呼吸道黏膜间质内坏死性血管炎,血管腔狭窄、闭塞,引发坏死; (2)较多淋巴细胞、浆细胞和嗜酸性粒细胞浸润,散在多核巨细胞,无异型性细胞浸润; (3)黏膜表面上皮坏死或呈鳞状上皮增生。 3、需与鼻型NK/T细胞淋巴瘤鉴别。 常见恶性肿瘤 一、概述 1、鼻腔和鼻旁窦是耳鼻喉科恶性肿瘤的好发部位; 2、鼻窦恶性肿瘤好发于上颌窦,其次依序为筛窦、额窦、蝶窦; 3、患者常单侧性鼻塞,鼻腔肿物,鼻涕带血,同侧溢泪,头痛等; 4、肿瘤侵犯鼻旁窦可致面颊部隆起,麻木感,同侧上颌牙痛,眼球移位等; 5、肿瘤侵犯翼腭窝致张口困难。 二、上皮性肿瘤 1、组织发生 (1)来自呼吸区黏膜表面假复层纤毛柱状上皮的基底细胞(具有多向分化潜能)者,可形成柱状细胞癌、腺癌、鳞状细胞癌等。 (2)来自黏膜内小涎腺及其导管者,形成涎腺型肿瘤。 2、肿瘤类型 (1)鳞状细胞癌最多见。位于上颌窦者常分化较好,位于鼻腔者常为低分化: (2)柱状细胞癌①癌细胞呈柱状,明显异型性,易见核分裂象,可呈乳头状、窦道样或腺腔样生长;②部分癌细胞可鳞化,也可形成腺癌样结构,需与鳞状细胞癌、腺癌鉴别: (3)腺样囊性癌来自小涎腺导管上皮: (4)黏液表皮样癌来自小涎腺导管上皮或鼻腔、鼻窦的呼吸区黏膜上皮: (5)腺癌来源于黏膜小涎腺,少数来自假复层纤毛柱状上皮。凡具有腺样和导管样结构的恶性肿瘤而不能归入于已知各型癌者,统称为腺癌: (6)神经内分泌癌较少见。包括:①类癌;②非典型类癌;③(小细胞)神经内分泌癌。 3、软组织肿瘤 (1)恶性纤维组织细胞瘤。 (2)胚胎型横纹肌肉瘤。 4、骨肉瘤 5、嗅神经上皮瘤(嗅神经母细胞瘤) (1)概述 ①少见; ②源于嗅膜源性神经母细胞的恶性肿瘤; ③见于鼻腔嗅上皮分布的部位(鼻顶、筛板、上鼻甲和与其相对的鼻中隔区); ④多发生于青壮年。 (2)病变 ①肉眼A.息肉样肿物,灰或灰红色,较软、脆,触之易出血;B.较大者可蔓延至鼻旁窦和鼻咽部,也可侵犯颅底以至颅内。 ②镜下 A.嗅神经上皮瘤:呈上皮样结构。瘤细胞柱状,形成管腔和真菊形团;周围是未分化的小细胞,核深染,核分裂象多见。 B.嗅神经母细胞瘤:a.瘤细胞小,核圆或卵圆形、深染,胞质少,可形成假菊形团;b.瘤细胞之间为多少不等的纤细神经元纤维网(可以Bodian染色或Bielschowsky染色显示);c.间质中的血管和纤维结缔组织将瘤细胞分成不规则的小叶;d.免疫组化染色:瘤细胞呈NF、NSE和Syn阳性,GFAP阴性;e.电镜:瘤细胞胞质内许多与苯二酚胺一致的分泌颗粒;f.需与小细胞癌、胚胎型横纹肌肉瘤、淋巴瘤、无色素性黑素瘤等鉴别。 6、黑色素瘤 (1)概述 成人鼻黏膜内存在黑色素细胞。原发于鼻腔、鼻旁窦的黑色素瘤约占该部位恶性肿瘤的2.4%-4%,多见于鼻中隔及鼻腔侧壁,鼻旁窦中以上颌窦发病较多。 (2)病变 ①肉眼肿瘤呈息肉样或菜花样,棕褐或棕灰色。 (3)镜下 ①瘤细胞:A.上皮样或梭形;B.核大,异型性明显,多具有红染的大核仁;C.胞质含有或不含黑色素;D.较易见核分裂象;E.免疫组化染色:HMB45等黑色素标记阳性;F.电镜:胞质含前黑色素小体和黑色素小体。 ②需与胚胎型横纹肌肉瘤、低分化癌、嗅神经上皮瘤、淋巴瘤等鉴别。 7、淋巴瘤 多为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和鼻型NK/T细胞淋巴瘤。 皇氏鼻炎中医药研究院 专注于各类顽固型鼻炎的研发与防治、生产,拥有国际上先进的研发检测设备,30万级净化生产车间,无菌灌装和真空均质乳化技术,配备一支优秀的专业科研团队和管理人员。通过多年从民间医药古籍的收集、整理出民间俗称的“濞炎康”,古方至今有着多年的历史,始创于年清朝顺治6年。 以“绿色、植物、安全、有效”为产品开发理念,《皇氏濞炎康》系列产品,均采用上等中草药经过30多道工序精心熬制而成。不含任何激素和抗生素,确保每一款产品健康安全有效;采用无接触式无菌操作的真空乳化车间,产品的生产条件均达到国际化生产标准。从原料到生产,从包装到检测,每一个环节,每一个细节,都纳入了严密的质量控制体系,层层规范、严格把关,从根本上确保了产品的品质与安全。 《皇氏濞炎康》是医学界一致认可,能挖腐拔根除鼻炎的最权威方剂,它虽然是纯中药制剂,但是通过药材的配伍,植物药、动物药、矿物药精搭配,再加上药引子的功效,能引领药力,直达鼻腔内部同时由于长时间的熬制,已经将药物分子进行破壁处理,使其成为纳米级,能快速穿透鼻粘膜,靶向定位鼻粘膜下层组织的腐肉,毒素,从而快速清除掉鼻炎病根,确保康复后不再复发!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转载请注明原文网址:http://www.mksmz.com/mbyzl/12361.htm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