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体检已经飞入寻常百姓家,一年做一次体检已经是共识。然而,在预约体检套餐的时候看到眼底检查这个项目,很多不了解的人会以为是单纯的视力检查而忽略。那么,眼底检查是什么?健康查体需要做眼底检查吗?

美国眼科协会(AAO)表示,即便人们事先没有任何患眼病的感觉,到了40岁也必须每年进行一次眼底检查。因为保护眼睛,除了平时的用眼卫生,定期检查更是必不可少。

眼底是什么

眼底由视网膜、视神经乳头、视神经纤维以及视网膜后的脉络膜等构成,由于它们都位于眼球眼后节的底部,所以称为眼底。

眼底的视网膜血管作为人体中唯一可看见的血管,也是医生了解人体其他脏器血管情况的一个窗口。透过眼底图像,不仅可以预防与治疗各种眼病,还可以帮助诊断内科疾病和神经系统的疾病。眼底血管的变化在一定程度上也可以反映出其他器官的改变情况,所以,定期做眼底检查好处多多!

眼底检查包括什么

眼底检查是通过器械、仪器等检查眼底玻璃体、视网膜、脉络膜和视神经情况的,此检查能监测许多全身性疾病。特别是一些慢性病如高血压、高血脂、肾病、糖尿病、某些血液病、中枢神经系统疾病等均会引起眼底的病变。

主要包括:

1、眼底镜检查

通过眼底镜可以直观的发现眼底血管改变,例如动脉硬化、视网膜出血、渗出、裂孔、脱离等。

2、OCT/OCTA影像检查

OCT是眼底成像系统。在无创的情况下通过近红外线光扫射到人眼底,能反映出人眼的视网膜、脉络膜、巩膜的图像。而OCTA,指的是光相干断层扫描血管成像技术,在OCT基础上还能观察到眼底血流的影像检查方式。

3、眼底照相

能够通过窄角、广角等不同角度,观察到视网膜中央及周边不同区域的图像,发现出血、渗出、血管瘤、视网膜变性区、视网膜裂孔、新生血管、萎缩斑、色素紊乱等改变。通过对比前后变化,可以发现细微改变,在许多眼科疾病的诊断与治疗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4、眼底荧光血管造影

就是将具有荧光特性,且能进入视网膜、脉络膜血管的造影剂荧光素钠注入患者静脉内,透过血管循环到眼底血管,同时用眼底摄像机连续拍摄荧光素钠在眼底血管循环的动态过程。

它主要用于观察视网膜的状态、遍布的血管与血管循环状态,了解其病理变化,有助于诊断视网膜脉络膜血管性疾病、黄斑部病变、色素上皮等眼底疾病。

荧光造影检查:黄斑区域有围绕中心区的花瓣样渗漏

这些人群必须定期检查眼底

1、糖尿病患者

糖尿病后期多会出现视网膜病变等并发症,可引起视网膜上微血管的形成以及出血,还可导致增殖性改变,进而引起视网膜脱落,如果不能及时诊治,最后导致视力完全丧失。通过眼底检查,可以早发现并及时给予诊断和治疗。

建议糖尿病患者应在确诊后进行眼底检查,无病变者或病变轻的每年进行复查,病变严重者每3个月进行一次眼底检查。有些患者是因为视力下降查眼底发现问题之后才确诊糖尿病的,所以眼底的检查至关重要。

正常眼底和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对比

2、高血压患者

视网膜动脉是全身唯一能被直接观察到的小动脉,高血压发展至后期的动脉硬化等改变,会进一步造成视网膜水肿、出血、渗出等,严重的可导致视神经病变,因此,通过观察眼底健康情况,可以快速、直接地了解高血压患者的心、脑、肾等脏器的受害程度,对高血压的诊断及预后有着重要意义。

建议患者平时在做好血压监测,合理用药的同时,保证每3~6个月一次的眼底检查。

3、高度近视人群

一般将高于度近视的眼睛称为高度近视眼,近视度数越高,眼球就被“拉”得越长,容易侵犯视网膜,造成各类眼底病变,比如视网膜脱离、玻璃体混浊、黄斑病变等。

高度近视者建议每半年到一年做一次眼底检查,监控度数发展,检查眼底情况。如果突然出现视野缺损、视力下降、眼前有黑影飘动或是有闪光感等症状,医院做进一步检查和治疗。

4、青光眼及有家族史的人群

青光眼是一组以病理性眼压升高、视神经损伤、视野缺损为特征的疾病。因其造成的视野不可逆损伤甚至失明。定期体检测眼压可以早期发现青光眼,一少部分眼压正常的朋友通过体检眼底检查杯盘比异常发现早期青光眼。

呼吁有家族史、长期黑暗环境下工作的青光眼高危人群,40岁之后应该每年检查一次眼底,早发现早干预,延缓病程的进展。

5、中老年人群

老年性黄斑变性,又称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AMD),为黄斑区结构的衰老性改变,大多发生于45岁以上,其患病率随年龄增长而增高,是世界上老年人致盲性眼病的首要原因。所以50岁以上中老年人至少应每年进行一次眼科的检查,及早发现眼底病变并积极治疗。

6、青少年人群

中华医学会眼科学分会眼视光学组委员李志敏教授提醒广大家长注意,儿童青少年患了近视后,一定要注意定期接受眼底检查,一定做好每年至少2次的定期监测,严格筛查眼底病、靑光眼等并发症。

7、妊娠高血压患者

妊娠高血压通常发生在妊娠20周以后,其病理基础是全身小动脉痉挛,患者一般有血压升高、蛋白尿、水肿、以及眼睑、球结膜水肿,眼底改变及其它器官病理性改变。需要经常检查眼底以评估全身情况,甚至需要根据眼底血管视神经情况帮助决定宝宝的分娩时机、保护产妇的生命安全。

8、糖尿病合并妊娠/妊娠期糖尿病患者

妊娠加重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建议怀孕后尽快以及妊娠早期(前3月)进行首次眼底检查,若没有或有轻中度非增殖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建议每3-12月随访1次,若有重度NPDR或增殖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建议每1-3月随访1次。

妊娠期糖尿病患者,即妊娠后才发生糖尿病的患者孕期不需要进行眼底检查。

9、神经系统、血管性疾病患者

如脑水肿、脑出血、脑肿瘤、脑炎以及脑血管畸形,都可能引起视神经乳头水肿,需要通过眼底检查来观察视神经乳头的改变,以此为诊断颅内病变提供可靠依据。

10、眼外伤患者

若眼球发生钝挫伤、穿通伤、异物伤、视神经损伤等外伤时,除立即就医进行一期处理检查外,还需尽早进行眼底检查等相关眼科检查,明确玻璃体、视网膜及脉络膜等有无病变及损伤,以便及时预防及治疗眼底病变的发生及进展。

另外,对于白内障患者的眼底检查也相对重要,尤其对评估其白内障术后视力恢复及视功能情况有重要意义。

在任何年龄阶段,无明显原因出现飞蚊症、眼前闪光感、黑影遮挡、视力下降、视物变形、色觉改变等症状的人群,很可能你的视网膜或视神经出了问题,医院接受包括眼底检查在内的一系列检查,以免耽误治疗,小病放成大病。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原文网址:http://www.mksmz.com/mbyzl/11387.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