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的3月6日是世界青光眼日,由世界青光眼协会和世界青光眼患者协会于年共同发起,旨在提高公众对青光眼的知晓率。

年3月6日是第14届“世界青光眼日”。众所周知,青光眼是全球第二位致盲性眼病。因其具有隐匿性,在发达国家有一半的青光眼患者不知道自己患有青光眼,发展中国家中则有超90%的青光眼患者对自己的疾病一无所知,甚至从未听说过青光眼。

大多数人对青光眼的认识,还停留在老年病的阶段,觉得年纪大了才会得青光眼。事实上,各个年龄段都有患青光眼的可能。大多数类型的青光眼具有隐匿性,发展前期没有明显的症状,而青光眼造成的视力损害是不可逆的。因此这一疾病又被称为“沉默的致盲疾病”或“视觉的小偷”。

青光眼是指眼内压间断或持续升高的一种眼病,持续的高眼压可以给眼球各部分组织和视功能带来损害,如不及时治疗,视野可以全部丧失而至失明。青光眼的发病机制复杂,临床上见到的青光眼类型很多,临床表现也多有不同,大致分为四类:原发性青光眼(包括闭角型与开角型)、继发性青光眼、先天性青光眼和混合型青光眼。

高风险人群包括:

度以上的高度近视或远视患者

有青光眼家族史者

心血管系统疾病者

糖尿病患者

40岁以上的患者

以上医院进行青光眼的相关检查,以排除或早期发现青光眼,达到及早治疗的目的。

发作时症状及应对方法:

青光眼发作时主要表现有眼胀、视力下降,严重者伴随同侧头痛、恶心呕吐等症状。因有时发病症状不明显,很多患者都错过了最佳的治疗时机,从而丧失了一部分的视力甚至失明。一旦发现有眼胀、头痛、看灯光有彩虹样感觉时患者应保持冷静,避免情绪波动等加重病情,与此同时,医院就诊,就诊期间做好患者及家人的防护。

对于已确诊为青光眼医院检查外,在居家时,应保持情绪稳定。过分担心、忧郁、愤怒、紧张不安、过度兴奋等情绪波动都是导致青光眼的原因。还应避免长时间在黑暗环境中看电影、看电视、玩手机或长时间持续读写,注意适当休息,用眼时保持充足光照,避免由于暗环境瞳孔散大而激发青光眼发作。

专家建议

眼科专家建议将青光眼检查作为常规的眼科检查项目。大多数人在35岁左右就应该进行一次全面的青光眼检查,40岁时再进行一次检查,40岁以后每隔2-3年检查一次,60岁以后每隔1-2年检查一次。此外,在日常生活中,还应注意保持心情舒畅、避免情绪过度波动,规律饮食起居、劳逸结合、保证充足的睡眠时间,注意用眼卫生和良好的用眼环境,在光线充足的环境下看手机、看书等,避免过度用眼。而一旦出现以下症状,我们就要警惕是不是患上了青光眼:

1.看到灯光旁出现五彩缤纷的晕圈,好像雨后天空出现的彩虹。

2.眼胀、头痛、视物模糊,尤其是在情绪激动或在暗处停留过久(如生气、看电影电视或在暗室工作后)时。

上述症状出现后,经过休息可缓解,多次反复出现后,有可能产生剧烈的眼痛、头痛、视力急剧下降,伴恶心、呕吐等症状。

3.视力逐渐下降,验光配镜视力矫正不到1.0(对数视力表为5.0),尤其高度近视者,配戴适度的眼镜后仍常有头痛眼胀感。

4.晨起后看书、读报较吃力,有的出现鼻根部酸胀和眼眶、前额胀痛。

5.饮水量偏多(如一次喝水超过ml)后15~30分钟出现眼胀、头痛。

青光眼是一类双眼发病性疾病,一只眼患病,另一只眼也要及时检查,尽可能避免无症状性逐渐失明。并且青光眼具有一定的遗传性。有青光眼家族医院检查,尽可能做到早预防、早诊断、早治疗。

由于青光眼造成的视功能损害是不可恢复的,但早期的治疗干预,可以停止或延缓进一步的视力损失,所以并不是说得了青光眼就一定会失明。因此早期发现、早期治疗,最大限度地保护及挽救视功能,对于日后的生活质量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佳医院的眼科团队为您视力健康保驾护航。



转载请注明原文网址:http://www.mksmz.com/mbyzl/10611.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