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的寒假叠加新冠疫情带来的停工停课使得孩子们在家渡过了一个漫长而又略显无聊的寒假。许多孩子一个寒假间身高体重飞速增长,随着疫情逐渐得到控制,人们逐渐恢复社交活动,让久违了的亲戚朋友一见大感吃惊。

“孩子假期在家猛吃不运动,体重增长很容易理解,但如果孩子身高突然增长很多,需要注意是不是性早熟的问题了。”医院内分泌科李嫔主任医师提醒。

今年1月中国健康促进与教育协会公布的调查数据统计表明,目前我国约有53万儿童存在性早熟问题。全国儿童性早熟的平均患病率为0.43%左右,经济发达的城市可高至1%,还要除去许多“隐形”患者未被家长重视而忽略。

身高猛增,可能是性早熟!

身高突然增长会怎么样?李嫔主任医师表示,在青春期之前,如果孩子身高猛增,很有可能是性早熟的表现。因为早熟后会令孩子提前发育,身高明显高于同龄人,但性激素会促使骨骺提前闭合,骨龄超前,透支了生长潜能,使身高增长提前终止。性早熟的孩子成年后的身高比一般人都要矮,若未干预,往往女孩身高低于1.5米,男孩则低于1.6米。

同时,过早发育可能会导致孩子出现自卑、焦虑、社交障碍等负面情绪,影响孩子的身心发展,因此家长一定要严密观察孩子的生长情况,出现过早发育应尽早就医、对症治疗。

性早熟的孩子有什么症状吗?

李嫔主任医师表示,除了身高猛增之外,女孩8周岁前出现第二性征发育如乳房增大、阴毛腋毛生长或者在10岁之前来月经,男孩9周岁前出现第二性征发育如睾丸增大、阴毛腋毛生长、变声以及遗精等,家长就要警惕孩子性早熟了。

性早熟要怎么治疗?

李嫔主任医师介绍,要治疗性早熟,首先要弄清楚孩子性早熟的病因。目前医学上主要把性早熟分为三类:中枢性性早熟、外周性性早熟以及部分性早熟。

中枢性性早熟缘于下丘脑提前增加了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GnRH)的分泌和释放量,提前激活性腺轴功能,导致性腺发育和性激素的分泌,使内、外生殖器发育和第二性征过早呈现。

外周性性早熟是非受控于下丘脑—垂体、性腺功能所引起的性早熟,会出现第二性征发育、性激素水平升高、伴有身高突长等现象,但下丘脑—垂体—性腺轴呈抑制状态、多数不伴有身高突长。

部分性早熟主要是指单纯乳房早发育、单纯阴毛早发育、单纯早初潮。

针对不同类型性早熟有不同的治疗方法。

李嫔主任介绍,对于特发性中枢性性早熟来说,最好的治疗方式就是规律使用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类似物治疗,目前国际上有效的治疗药物为GnRHa,这是人体下丘脑分泌的一种激素类似产物,每4周注射一次,也就是家长们常提到的“打控制针”。这个“针”治疗目的是控制中枢,抑制性腺在一段时间内快速发育,以延缓骨龄进展,提高身高增长的潜能。

对于外周性性早熟以及部分性早熟而言,在排除了器质性病变后,需要对症进行药物或者其他手段的治疗。

此外,李主任强调,在针对性早熟的治疗中,切记要进行规范化的治疗,目前家长对性早熟的干预治疗有诸多疑惑,在国内外GnRHa的治疗都已经有很成熟的方案,也是我国性早熟诊疗指南中首选方案,只要在专科医生指导下规范用药,一般不会对孩子的身体带来不良反应和危害,目前资料显示更不会影响到卵巢功能及生殖功能等其他发育,但家长切勿自作主张,一定要遵循医嘱,切勿不用药,乱用药。

孩子是否性早熟,家长如何判断?

疫情期间,很多孩子在家都长高长胖了,那如何判断孩子长高长胖是不是性早熟的表现呢?李嫔主任表示,判断孩子身高暴涨是不是性早熟还是要依靠遗传靶身高和平均年生长身高来共同判断。

男孩遗传靶身高=(父亲身高+母亲身高)/2+6.5CM

女孩遗传靶身高=(父亲身高+母亲身高)/2-6.5CM

李主任特别强调,家长不要过分相信“经验”,有的家长在孩子进入青春期后,已经出现生长迟缓时仍盲目乐观等待,并与自己当年相比较,盲目听信长大了还会“蹿一蹿”等违背科学事实的言论,造成孩子错失了最佳治疗的时机。当出现疑似性早熟表现时,家长应及时带孩子就医,获取专业诊疗意见。

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

转载请注明原文网址:http://www.mksmz.com/mbyzl/12217.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