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减少轻率离婚、冲动离婚,计划引入离婚冷静期。” 这是5月15日,“离婚冷静期”首次通过央视新闻被提出。 离婚冷静期,可以简单的理解为: 在提出离婚申请的一个月之内,只要夫妻双方其中一人反悔,不愿离婚了,那这个婚就离!不!了! 我第一次在网络世界中,见到网友们意见如此统一,万众一心的反对一件事。 “不支持!想反悔还有复婚啊。” “什么破专家,谁知道30天内会发生什么!” “结婚,离婚自由,都是成年人了,不需要他人来干涉。” 我暂且不说离婚都无法自由,这件事本身有多荒谬吧; 就随便一翻,不难发现,强撑不离的婚姻,酿成了多少人间惨剧。 王佳丽,从小学就成绩优异,一路苦读,研究生毕业后,先是去了美国做访问学者,接着又考入了南京大学的博士,毕业后,回到自己的母校,成了一名大学教师。 这样的事业起点,超过了70%的同龄人。 工作没多久,王佳丽和就和同校教师高晶结婚了。 婚后的生活,远不如王佳丽想象中的美好。 高晶脾气暴躁还有家暴倾向。 一次因为儿子吃饭问题,俩人从拌嘴发展到了吵架,随着争吵的升级,丈夫高晶的情绪也越来越激动,最终动手打了王佳丽。 在厨房内,高晶打断了王佳丽的腰,造成了腰部的软组织挫伤,为此,王佳丽不得不向大学请了病假,整天躺在床上静养。 日常的家务活是肯定再也做不成了,高晶只有求助自己正在济宁打工的父亲,要他到合肥帮忙做家务和照顾孙子。 由于公公的生活习惯和王佳丽有诸多差异,所以他的到来,并没有减轻王佳丽的负担,反而增加了佳丽的烦恼。 俩人的矛盾就像掺了小苏打的面团,在同一屋檐被迅速的发酵增大。 王佳丽也提出过离婚,可高晶一口拒绝了她:想离婚,门儿都没有! 矛盾终于在年3月的最后一天爆发了。 这一天下午五点左右,王佳丽再次和公公发生激烈争吵,公公被愤怒冲昏了头脑,将儿媳拖进了阳台角落。 先是打晕了她,此时王佳丽还有一口气在,本可以活下来的; 可公公恶毒到最后一口气都不给她留,掐住她的脖子长达十多分钟,亲手杀死了自己的儿媳! 无独有偶,常熟理工大学教师徐艺丽,婚后也遇到了和王佳丽一样的问题。 在和丈夫董岗彪整天争吵后,徐艺丽终于对这段婚姻疲倦了,无数次提出了离婚。 可是,来自农村的董岗彪哪能轻易放过徐艺丽这块香饽饽。 (徐艺丽老公董岗彪) 俩人的车子和房子,都是在徐艺丽父母资助下买的; 日常生活开支,也离不开徐艺丽一家的资助; 甚至母亲带着前夫的儿子住进家里,作为媳妇的徐艺丽也默许了。 董岗彪母亲的到来,加速了夫妻俩人关系的恶化。 因为董岗彪始终不同意离婚,所以徐艺丽不得不和婆婆,老公以及老公同母异父的哥哥一直住在一起。 徐艺丽的死亡,是母子俩人精心布局的一场谋杀。 11月26日,董岗彪借口出差,留下了不在场的证据;屋内只剩下了婆婆刘英秀和媳妇徐艺丽。 随后,因为”谁拔了有线电视插头”的问题,刘英秀开始故意找茬,再次点燃了和媳妇之间的矛盾。 她拿出早就买好的汽油,把汽油倒在了洗脚盆里。 在两人发生激烈争斗时,刘秀英故意打翻了洗脚盆里的汽油,徐某随后滑倒,刘英秀就势压在了她身上,用刀割向了徐艺丽的颈部。 等到警察到来时,只见徐艺丽倒在了血泊里,脖子被婆婆残忍得割得只剩下了一层皮。 当然,凶手最终被捉拿归案了。 可对于一场悲剧来说,凶手归案并不意味着结束,而是悲伤的开始。 作为事件亲历者的家属,他们该怎样面对之后的人生呢? 王佳丽的儿子,因为亲眼目睹了爷爷杀害妈妈,在事发后,患上了惊恐症,始终不敢一人睡觉; 徐艺丽作为独生女,去世后,她的父母不仅要经历白发人送黑发人的人间至痛,还要强撑着年迈的身躯,跪在法庭上质问董岗彪; 为什么不放过他们的爱女,为什么不跟她离婚?! 高校教师王佳丽,徐艺丽,已经拥有了超越绝大多数同龄人的成功人生,可在离婚这件事上,都面临着想离离不了,想走走不开的尴尬现状。 那对于大多数像你我一样的普通女性呢? 离婚,只有更难。 知乎上有一个律师科普了关于我国离婚的法律知识。 在我国,离婚只有两种方式: 一种是在双方自愿的情况下,协议离婚。 另一种就是在其中一方不愿意的情况下,去法庭诉讼离婚。 走上法庭的诉讼离婚,从立案到正式判决离婚,最少要半年。 协议离婚,在我国现行婚姻法的体系下,只要双方商量得当,夫妻俩人同时在离婚协议上分别签了字,就可离婚。 可是,若“离婚冷静期”被写进法律中,试想一下: 感情破裂的夫妻第一次拿着协议书去民政局办离婚,民政局看都不会看,只会把材料往抽屉里一锁,说: 你们回去吧,等30天再说。 这30天里,两个人中任意一人反悔不干,这婚就离不成! 可是,你以为30天之后就自动离了吗? NO,接下来30天,你跟你那冤家再忙,再不对付,都要携手再去一次民政局办理离婚,才能离得了。 如果你俩30天内忘了没去,对不起,请您重新来过。 一来一去,起码30-60天。 这还得对方在这期间,绝不反悔。 我一个朋友,曾经为了说服另一半离婚,每天晚上都焦虑得睡不着,生怕对方在去民政局之前反悔。 如果离婚冷静期通过了,不知道要增加多少对夫妻夜不能寐了。 在这样悬而未决的痛苦中要煎熬整整30天,这真的太难了! 所以,与其说是冷静期,倒不如叫黎明前的黑暗。 其实,“离婚冷静期”的出现,和近年来飞速上涨的离婚率密不可分。 为了解决离婚率高居不下的问题,我倒觉得结婚冷静期更能降低离婚率。 现行的结婚门槛实在太低了,两个年轻人看对眼,一时冲动,只要个户口本就能扯张结婚证了。 如果设立结婚冷静期,在提出结婚一个月内,只要一方反悔了,这婚就不算结。 两个年轻人,在申请之日起,就给了彼此机会,进入婚姻这座围城里体验30天,有人在这期间,会尽情享受着伴侣的甜蜜,大呼“结婚真好”; 而另一部分人,则可能会发现彼此合不来,而这30天的体验期,就能让一段错误的感情及时止损,从而结束双方的痛苦。 这就在无形中,提高了结婚的门槛。 虽然结婚率降低了,但从长远来看,离婚率更是大大降低了。 在过去,一个成年女性,总是被要求要上得厅堂下得厨房; 我们原本以为随时社会的进步,思想的开放,这样的束缚会不断减少,解放女性的曙光会有到来的那一天; 可现实却又一次教育了我们: 会打扮会做菜,早已经成了必要条件; 身为女性的你我她,还被要求会赚(大)钱会带(两)娃; 要哄老公开心的同时,还不能忽视公婆的需求。 我们只有两手两脚,却活得像个无数只脚的蜈蚣! 这一层又一层压力之下,身为女性的我们,终于崩!溃!了! 老子不干了行不行?! 这个婚姻我不要了可不可以? 非常抱歉,“离婚冷静期”告诉你,不可以。 在离婚这件事上,你依然需要再次讨好丈夫, “求求你,请把坚持离婚这个念头坚持一个月吧。” 你看,身为一个“自由人”,你竟然连离婚的自由都没有。 请提出“离婚冷静期”的专家们,在提议之前,想想离不了婚的王佳丽和徐艺丽的惨剧; 想想在无人知晓的角落中,还有千千万万个挣扎在错误婚姻中无法脱身的女性们; 请不要给艰难独行的她们身上,再加上一重枷锁了! 因为,作为中国女性的我们,真的太!难!了! (以上图片来自网络,无商业目的,侵删。) 转载请注明原文网址:http://www.mksmz.com/mbyyy/13407.htm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