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新朋友吗?先点蓝字   众所周知,煤气中毒一般指一氧化碳中毒。由于一氧化碳与血红蛋白的亲和力比氧与血红蛋白的亲和力高-倍,所以一氧化碳极易与血红蛋白结合,形成碳氧血红蛋白,失去携氧能力,造成人体组织严重缺氧,从而引发中毒。

  哪些情况可能引起一氧化碳中毒?   (一)冬天用煤炉取暖,门窗紧闭、排烟不良。   (二)煤炉没有烟囱或烟囱闭塞不通。   (三)烟囱正对风口,煤气逆流入室。   (四)室内无通风设备。   (五)液化灶具漏泄、煤气管道漏泄。   (六)使用燃气热水器并与浴室建在同一屋内。   (七)长时间停车时开空调。

二、如何区分煤气中毒程度?

  (一)轻度中毒患者可出现头痛、头晕、失眠、视物模糊、耳鸣、恶心、呕吐、全身乏力、心动过速、短暂昏厥。   (二)中度中毒患者口唇、指甲、皮肤黏膜出现樱桃红色,多汗,血压先升高后降低,心率加速,心律失常,烦躁,一时性感觉和运动分离(即尚有思维,但不能行动)。症状继续加重,可出现嗜睡、昏迷。   (三)重度中毒患者将迅速进入昏迷状态。初期四肢肌张力增加,或有阵发性强直性痉挛;晚期肌张力显著降低,患者面色苍白或青紫,血压下降,瞳孔散大,最后因呼吸麻痹而死亡。经抢救存活者可有严重合并症及后遗症。

三、紧急施救如何进行?

  (一)应立即打开门窗,移病人于通风良好、空气新鲜的地方,注意保暖。同时拨打急救电话,寻求紧急救援。   (二)松解衣扣,保持呼吸道通畅,清除口鼻分泌物。如发现呼吸骤停,应立即进行口对口人工呼吸,并做体外心脏按压。   (三)立即给氧,医院高压氧舱做高压氧治疗。

四、急救有哪些认识误区?

  (一)冻一下就会醒?寒冷刺激不仅会加重缺氧,更能导致末梢循环障碍,诱发休克和死亡。   (二)臭渣子味就是煤气?事实上,煤气是一氧化碳气体,是无色无味的,是碳不完全燃烧生成的。有些人认为屋里没有臭渣子味就不会中毒,这也是错误的。   (三)在炉边放盆清水可预防煤气中毒?科学证实,一氧化碳不溶于水,要想预防中毒,关键是门窗不要关得太严或安装风斗,烟囱要保持透气良好。   (四)煤气中毒患者醒了就没事?煤医院系统治疗后方可出院,否则容易遗留并发症或后遗症。出院后应口服药物或进行其他对症治疗,重度中毒患者一般需一两年才能完全治愈。

五、如何防范一氧化碳中毒?

  (一)保持通风是关键。家中生煤炉,一定要保持开窗通风,或者设通风口,空气保持流通,危险就会降低。   (二)煤炉各连接处一定要确保密封,防止气体外泄。   (三)每半个月用火钩敲打一下烟筒,防止烟筒堵塞。   (四)烟筒出口最好加上一段朝上的烟筒,防止倒灌风。   (五)密闭房间内吃炭火锅,也有安全隐患,要注意通风。   (六)市民家中禁用直排式热水器,洗澡注意通风。   (七)汽车怠速运动时,不可长时间开空调,在开空调的密闭空间,有毒气体聚集,也会引发一氧化碳中毒。

六、如何做到安全使用燃气?

  (一)液化气用户要使用合格的、有警示标签的气瓶。   (二)无通风的房间安装燃气炉灶不要关闭门窗,以免造成室内缺氧,使人窒息。   (三)连接灶具的胶管应在灶面下自然下垂,保持一定距离,以免被烤焦酿成事故。燃气胶管要经常检查,胶管老化要立即换新,胶管正常使用1年半换新。液化气瓶与灶具的距离不得小于0.5m,严禁靠近明火、电源及热源。   (四)点火时,应“火等气”,即先点火后开气;熄火时,先关气阀后关灶阀。   (五)烧水做饭时,应专人看管,以防水溢灭火,燃气泄露。

  (六)发现壁挂炉、热水器、燃气灶等有异常或闻到异味,立即停止使用打开窗户通风,并且通知专业人员维修,千万不可开灯或用火。   (七)发生着火现象,应沉着冷静,首先切断气源,迅速用二氧化碳灭火器或覆盖的方法扑灭。若同时引起电器着火应先切断电源,用干粉、二氧化碳灭火器进行扑救,切勿用泡沫灭火器及水灭火,以免发生触电事故,并立即拨打“”。   (八)液化气用户严禁串气倒气;严禁乱排罐内残液;严禁私自拆卸;充装要到正规充装单位。   (九)液化气用户气瓶要定期检验。每隔四年要定期检验,使用期限超过15年的气瓶应报废。   (十)广大燃气用户要增强用气安全意识,禁止使用移动式燃气取暖器取暖。

一氧化碳中毒防治歌

秋冬天寒好发季,安全知识要牢记;

木炭取暖有风险,开窗通风常换气;

厨房烹饪与火锅,不全燃烧是祸根。

关窗洗澡有危险,没有中毒也缺氧;

直排烟道热水器,拆除改装莫随意;

驾驶员们请注意,停车开窗别忘记。

煤气中毒危害大,出现症状早就医;

进舱吸氧是关键,迟发脑病可预防;

高压氧能除大患,氧到病除显威神!

(来源:雀儿山街道、柳州日报,部分内容来源于崂山应急管理)

●解锁美食“福”袋,是时候给您元宵餐桌加点“柳北味道”啦~

●出发!柳北区热血男儿一身戎装踏征途……

●明天开始报名!49个名额!你确定不来试一试吗?

●(17)

●学习雷锋善待“雷锋”!关爱致敬行善者,柳北这个公益组织在路上~

扫描

转载请注明原文网址:http://www.mksmz.com/mbyjg/10605.html

------分隔线----------------------------